当前位置:新闻资讯>行业关注>正文

“断粮”危机下的氟化工产业如何突围?


2015-06-11 13:36:02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氟化工产业对于民众是陌生的,民众对于氟的印象仅限于空调和电冰箱的制冷剂,由于其对臭氧层有损害,目前已经被替代了。

然而,氟化工产业却有着“黄金产业”的美称,随着我国电子、家电、新能源汽车、医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一些精细、高端的无机氟化物产品的需求在快速增加,氟化工业已成为我国化工产业发展最为迅速、最具技术前景与发展优势的子行业之一。但是,氟化工产业正在面临着钢铁、光伏和稀土产业一样的困境,面临着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且无序竞争、高端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产业和产品结构失衡,以量取胜的发展模式走到了尽头。在萤石资源就要枯竭之际,氟化工产业如何突围是所有企业必须要考虑的。

产能过剩危及产业发展

经过几年的发展,头顶“黄金产业”、新兴产业光环的氟化工,如今深陷“全国江山一片氟化工”的投资怪圈:产品价格“跳水”,企业利润大降。

据悉,有专家认为氟化工产业大跃进式的投资,不但加剧了中低端产品的重复建设,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而且萤石矿日渐枯竭成了氟化工产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资深氟化工分析师张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来看,氟化工整体行业的产能过剩目前是比较严重的,而且自2005年以来持续加重:2007年行业产能闲置率16.34%,仅仅只是略过剩;但是到了2012年产能闲置率上升至32.11%,产能过剩严重。

中国萤石专委会矿产部经理祝舟波表示,世界萤石资源日渐枯竭,需要调整发展战略。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研究员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2013年全球萤石产量为660万吨,较2012年下滑3.65%。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萤石生产国,2013年萤石产量为400万吨,占全球萤石生产总量的60%。按照目前萤石可开采储量和2013年产量进行测算,这意味着,在国内可开采储量不增加的情况,按照2013年每年400万吨的开采量计算,中国的萤石资源6年内就要枯竭。

萤石矿日渐枯竭,企业成本因此加大。宜章弘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告诉本报记者,受萤石矿资源影响,没有矿产资源的企业成本上升,有一些已经倒闭或退出了市场。

张媛认为,我国氟化工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生产技术雷同,粗放式发展,投资过热,产能过剩。实际上,我国氟化工产业只能将低附加值的含氟中间体卖给外国,再把国外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进口到国内,掌握不了主动权。

拓福(内蒙古)化工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内企业把低附加值的氟中间体作为原料出口,国外大公司则独享高端产品的高附加值和超额利润。对此,国家应对氟化工产业的发展制定专门规划,特许开放这一领域产业基金的设立,配比国家财政股权投资比例,重点向有矿产资源的企业投放,以夯实产业基础。

精细纵深发展之路

“国内在电子级,光学级氟化工产业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是有的,缺乏关键技术突破。”宜章弘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林平平告诉本报记者,在取得技术突破前,最关键的还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比如氟化铝产品,大多数企业用的是97%的高品位萤石粉,部分技术领先的企业能利用93%低品味萤石粉生产出同样优质的产品,并且能将含有百分之十几有效成分的废液循环利用。此外,先进企业还引进含砷硫铁矿石硫酸的工艺,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研究员向本报记者表示,从氟化工产业链来看,随着产品加工深度的增加,产品附加值呈几何级数增长。目前,国内用于含氟医药和农药含氟芳香族中间体,用于电子材料的含氟液晶、三氟化氮,用于医药和树脂的三氟化硼及相关络合物等发展较快。但总体而言,国内精细氟化工产品的开发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以日本大金公司为例,该公司并不掌握萤石资源,杜邦和索尔维公司拥有的萤石资源也十分有限,但这些公司能在氟化工市场叱咤风云,其看家本领还是掌握了尖端技术,将普通的萤石转化成尖端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增值效应达到数百倍。

因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有实力的企业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加强高端含氟聚合物、环境友好型制冷剂、含氟精细化学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上,以高附加值真正成就氟化工这个“黄金产业”。

业内专家指出,市场前景好的无机氟化物不少,很多产品技术国内仍是空白,亟待发展,主要有以下产品:三氟化氮,至少还有10多年的市场前景;四氟化碳,在电子芯片工业用量大;六氟化硫,电子级产品还有一定市场;碳酰氟,是三氟化氮的代用品,未来前景大;六氟化钨,高纯产品市场好;五氟化碘,是含氟表面活性剂的配套产品,发展前景好;氟气,现场配套的小型发生装置有较大商业机会;高纯氢氟酸,目前国内ppt级(皮克级)产品全部为进口;氟化石墨,用于润滑剂、电池、核电等工业,市场前景好;精细氟化盐,包括氟化钛、氟化硼、氟化锆、氟化稀土等,目前大部分需要进口。

述研究员告诉本报记者:“应该说,我国的原料资源优势[-1.70%]和人工成本优势以及积累的生产、研发基础和生产能力,在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的同时,也为国内含氟精细化学品工业未来的更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员认为,含氟精细化学品产业发展应倾向于专业化、系列化、差别化和特色化,走精细纵深发展之路。今后几年,我国含氟精细化学品仍将得到较快发展,但随着国内环保要求逐渐与国际接轨,预计含氟中间体的发展将基本持平或有所下降,而深度后续产品的开发、生产、应用将加速发展。

此前,由中国化学[2.11% 资金 研报]会主办,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中科院有机氟化学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氟化学会议于2014年8月20日-2014年8月24日在上海市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奉贤校区举行。本报记者致电第十三届全国氟化学会议组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就以上会议主题进行相关采访,但其工作人员称承办单位还未开学,不方便透露会议内容。